标题:我国地粮产量再创新高,保障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
正文:
近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,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标志着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、粮食产量创新高的背后
1.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
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。如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提高耕地质量,增加粮食产能;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,推广高产、优质、抗逆的农作物品种;完善农业补贴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。
2.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。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,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,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,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3.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
在政策支持和农业条件改善的背景下,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。各地纷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;推广绿色生产方式,减少化肥、农药使用,提高农产品质量;加强农业保险,降低农民种植风险。
二、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
1. 粮食供应充足
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,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,我国粮食供应充足,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2. 粮食储备充足
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,储备规模逐年增加。目前,我国粮食储备已达到世界前列水平,有效应对了粮食市场波动和突发事件。
3. 粮食质量安全水平提高
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健全,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。通过加强源头治理、过程监管和末端追溯,确保了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4.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
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,农民种粮收入不断增加。据统计,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,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。
三、展望未来
面对新形势,我国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粮食生产,确保粮食安全。具体措施如下:
1.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粮食产业结构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2.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,推广高产、优质、抗逆的农作物品种,提高单位面积产量。
3.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,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
4.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,提高粮食储备应急保障能力。
5. 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总之,我国地粮产量再创新高,保障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国将继续努力,为实现粮食安全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。